打印

一鏡天涯不是夢 適馬18-250F3.5-6.3全國首測

0

一鏡天涯不是夢 適馬18-250F3.5-6.3全國首測

到“一镜天涯”,笔者发现近年来的数码相机和单反镜头无不在长焦高变焦倍率上进步显著。在数码消费相机上,其镜头的变焦倍率从10倍、10余倍到20倍迅速发展,目前奥林巴斯更是将最高镜头倍率提升到了惊人的26倍。与此相呼应,作为专业领域的单反镜头,今年来高倍率的镜头也是越来越多、变焦倍率也越来越高。从最开始各厂商争相推出的18-200,目前这一焦段已被奉为“一镜天涯”经典,到腾龙率先推出18-250焦段镜头,并成为行业内高变焦镜头的标杆,随后其它品牌也相继推出这一焦段的镜头,到后来,腾龙再次刷新记录,推出18-270的15倍变焦镜头。

适马18-200mm F3.5-6.3OS DC HSM

腾龙AF18-250mm F3.5-6.3 Di II Aspherical [IF] MACRO Model A18

腾龙AF18-270mm F3.5-6.3 Di II VC LD Aspherical [IF] MACRO Model B003
不管你认为这样的镜头画质是否令你满意,但是“存在即合理”,人们对于更高更广的追求给了这类镜头存在的空间,而对于希望“一镜天涯”的网友,这些高倍率镜头的出现让他们向理想又靠近了一步。所以,我们应该更多地以欣慰的眼光来看待这一现象。回顾这类高倍率变焦镜头的逐级发展过程,我们就可以看到技术进步所带来的便利。

索尼DT18-250mm F3.5-6.3

宾得smc PENTAX-DA 18-250mm F3.5-6.3 ED AL 【IF】
在高变焦倍率镜头的更新上,一向积极的适马却似乎有点落后,在腾龙发布18-250后不久,索尼也在发布α700时发布了DT 18-250mmF3.5-6.3这款镜头,紧接着,宾得也宣布推出smc PENTAX-DA 18-250mm F3.5-6.3 ED AL 【IF】镜头。而拔得头筹的腾龙更是再接再励于08年推出了其18-270镜头。
自此为止,适马依然不为所动,直到09年初,适马终于推出了其18-250mm F3.5-6.3OS DC HSM大变焦镜头。和腾龙相比,适马头的优势还是十分明显,它不仅有HSM超声波马达,还具有OS防抖功能。因此,其长焦端的可用性远高于对手。当然,除腾龙外,宾得和索尼单反机身各自都有防抖功能,因此它们的18-250镜头在长焦上的成功率也有所保证。

自这支适马头发布日起,其良好的性价比已经引起了部分感兴趣人士的关注,不过,不知出于什么原因,这支头的上市时间一再延迟。今天,蜂鸟网终于率先拿到了这款镜头的事物,让苦等的网友先行体验。
适马18-250的外观
这支适马新款的18-250镜头在外形上非常酷似原来的适马18-200。新款镜头在尺寸上仅仅是长度比老版的18-200长了几乎无法察觉的1mm,重量也仅重了20g。它的外观依然采用适马的黑色涂层,除了镜身的标识,唯一能区别它们两的就是对焦环和变焦环的宽窄了。


左为适马18-200;右为适马18-250
适马18-250的对焦环窄一点,变焦环则略宽。除此之外,两支镜头的前段口径和镜尾设计都如出一辙。我们在后面的对比上还可以看到它们更多的相似之处。
附件和手感
适马18-250和适马其它镜头一样,都配备了一枚花瓣形遮光罩,遮光罩的内部有环形纹路。

适马18-250标配遮光罩



适马18-250握持手感还不错
而从握持感上来说,这支适马18-250具有79mm×101mm的体积,并不算太大,630g的重量在此类镜头中是最重的,但是比起原厂高端产品动辄上千克的重量,它又不算什么。在和佳能EOS 50D一类机身配合时,它和机身之间能够有着很好的重心平衡。握持拍摄时,左手正好扶持着变焦环,对焦环也能轻松被触碰到。不管是变焦还是对焦都能提供不错的握持手形。其次,该头的两个功能键位于左侧,左手拇指可以很方便地进行操作。可以说适马头发展到现在,在操控性上以及较为成熟。
从镜头的正面看,这支适马18-250并没有像其它镜头那样有明显的镀膜反光。在离机时,光圈收小后可以看到其圆形光圈设计。



从正面和侧面看镜头前端



镜头尾部在变焦时的变化
从镜头尾部来看,这支适马头的尾组镜片有明显的绿色反光。而且在变焦时,内镜筒会随着变焦前后滑动,在尾部流出较大的空隙。当然,这类镜头我们并不能期望它有着很好的防尘性能。
变焦设计
前面提到,适马18-250的变焦环非常宽大,位于镜头后部,几乎占据了镜身的1/2长度。该变焦环行程接近90度,个人感觉其变焦阻尼稍大,不过对于这样一款超大变焦比的镜头来说,使用较大的阻尼是有必要的,这样避免了内镜筒在竖直状态下的自由滑动现象。我们在拍摄下图的过程中,从广角变焦到250mm焦段,镜身处于竖直状态时,均没有出现内镜筒滑落的问题,每个焦距位置都能精确静止。至于使用时间长了以后是否会出现内镜筒自由滑动现象,这需要待以时日才能知晓。





适马18-250变焦时的长度变化
从上面的变焦过程图示可以看出,虽然这支适马18-250在18mm端的镜身收到最短,总体看上去并不庞大,可是当变焦到250mm端时,两节式的内镜筒伸出后总长度几乎是原来的两倍,看上去也十分威猛。适马为这支镜头也设计了变焦锁定键,因此,就算是时间长了阻尼变小,内镜筒出现上述问题,我们可以通过锁定该键来放置内镜筒意外滑动。



左:适马18-250镜身上的变焦锁定键;右:变焦环

在内镜筒的表面有着不同焦距时的放大倍率刻度,最大放大倍率可达1:3.4
对焦设计
适马18-250的对焦环比变焦环窄了很多,而且变焦阻尼也非常轻,该环的对焦行程大约是60度左右。作为大变焦比镜头,该头的对焦切换键位于镜头尾部左侧,拍摄时左手拇指可以很方便地切换。

适马18-250的功能键
在对焦速度上,具有超声波马达的适马18-250有着不错的对焦速度。在长焦端,从最近到无穷远的对焦时间大约只需要1秒左右,对于这样一款如此大变焦比的镜头来说,这样的对焦速度令人满意。而在对焦精度上,我们也没有发现这款镜头有任何跑焦现象。
镜组结构和设计
其实在拿到这款适马18-250时,我们很容易联想到其它品牌的类似镜头。比如适马18-250的镜组结构就和原来的18-200很相近,不仅如此,腾龙18-250、腾龙18-270、宾得和索尼的18-250在结构上也非常近似。而从镜头标识上看,这几支镜头都是专为APS-C画幅单反设计的镜头。

几支大变焦比镜头的镜组结构对比
从上面的图可以看到,这几支大变焦比镜头在结构上都非常近似,只有微小差别。不过适马18-250是所有此焦段镜头里镜片数最多的,它采用了13组18片。其中,它具有4片SLD镜片,3片非球面,也是这几支镜头里使用较多的。
MTF曲线
由于其余几支镜头的MTF曲线官方没有公布,所以我们只找到了适马18-200和18-250,以及索尼18-250这三支镜头的MTF曲线。

MTF曲线对比
从MTF曲线来看,新的18-250镜头在18mm端的反差对比度上比18-200还略高,而250mm端也仅在边缘部分的反差和解析度比18-200的200mm略低。而和索尼品牌在全开光圈时的反差解析度对比,适马这支镜头的表现也更好。由此看来,这支头的成像还是十分值得期待。
参数对比表

参数对比表,点击查看大图
锐度值测试
我们在实验室使用这支镜头的四个焦段拍摄了ISO 12233分辨率标版,拍摄机身为佳能EOS 50D,使用最大JPEG格式、自动对焦、自动白平衡、标准色彩风格,关闭所有降噪和自动亮度优化等功能。拍摄结果用专业的软件处理后得到如下锐度值。

18mm端MTF50锐度值
EOS 50D的像素为1500万,适马18-250在和它搭配时,18mm端的锐度值竟然一度冲破了2500LW/PH,就算是锐度最底的F16,其锐度值也在2000LW/PH以上。当然,18mm端的实验室测试表明,此时的边缘锐度较中心部分的差距也比较大。全开光圈F3.5时的锐度值和其余各级光圈非常接近。

50mm端MTF50锐度值
50mm端的中心锐度较18mm有所下降,但是下降并不明显,至少这种差距在肉眼看来不是很明显。与之相反的是此时边缘部分的锐度值反而有明显提升,中心和边缘差距显著缩小。最大光圈F5的锐度和收小一级光圈的表现相差也不大。

120mm端MTF50锐度值

250mm端MTF50锐度值
随着焦距的继续增长,18-250的锐度值也逐级下降,但是在250mm的长焦端,其最大光圈的锐度值也超过了2000LW/PH,可以说对于一款约13.9倍变焦比的镜头来说,这样的表现相当不易。不仅如此,适马头在最大光圈和最小光圈的成像与中间光圈会有较大距离,但是这次各个焦段下,各级光圈的锐度值都很平均,全程都没有较大起伏。
色彩倾向测试
使用和上面测试相同的设置,我们拍摄了色彩标版,并通过专业的软件处理后得到了该头和佳能EOS 50D配合时的色彩倾向结果。

适马18-250+佳能EOS 50D的色彩倾向
结果表明,适马18-250和佳能EOS 50D搭配时的色彩饱和度竟然高达153.1%,饱和度十分惊人。而且从色彩偏移情况来看,图中的如1、9、11。15等色点都非常偏黄偏红。这一点在后面的样张中也有所体现。
18mm端中心和边缘对比
为了对比这支镜头的中心和边缘成像差异,我们将在实验室拍摄的标版截取了中心和边缘部分。拍摄使用佳能EOS50D机身,ISO 100,自动白平衡,最大JPEG,标准色彩风格,降噪和各种图片优化功能全部关闭。

截图示意






18mm端各级光圈中心和边缘对比
18mm端的中心边缘锐度相当高,尤其是中心部分,从F3.5一开始就有着极高的解析力和锐度,最佳光圈似乎出现在F5.6,F8之后有十分轻微的减弱,但是肉眼看来差别并不大。F16的表现也还尚可。而边缘锐度其实也不错,只不过和中心相比略有降低。而边缘锐度最佳光圈为F8,最大光圈F3.5时较差。这也说明这支镜头在全开光圈时,中心和边缘锐度差别较大。同时,在各级光圈下,边缘部分的色散比较明显,但是也并不十分严重。
50mm端中心和边缘对比
这里是50mm端各级光圈的标版截图。




 

50mm端各级光圈中心和边缘对比
50mm端的最大光圈为F5.0,此时各级光圈的中心锐度和18mm端相差不多,但是边缘成像明显提升很多,除了F5.0-F5.6两级光圈,其余光圈的色散基本消失,而且锐度也很高。
120mm端中心和边缘对比
这里是120mm端各级光圈的标版截图。




120mm端各级光圈中心和边缘对比
120mm端的中心锐度也是非常高,F5.6时的锐度最高。边缘部分的成像仍然是F5.6和F8较低,F11-F16则有着不错的表现。但不管哪个光圈都已经很难看到色散的影子。
250mm端中心和边缘对比
这里是250mm端各级光圈的标版截图。

 


 

250mm端各级光圈中心和边缘对比
毫无疑问,250mm端的中心解析度下降到最低程度,不过锐度都还不错。而此时的边缘成像又再次出现了非常明显的色散、紫边,尽管如此小光圈下的锐度也还较高。下面我们还是来看看在真实拍摄中的表现。
18mm端实景截图对比
我们在室外拍摄了18mm端各级光圈的样张,并截取了中心和边缘进行对比。拍摄使用佳能EOS50D机身,自动白平衡,最大JPEG格式,其余设置为默认值。

截图示意

 

 

 

 

 

18mm端各级光圈中心和边缘对比
中心和边缘所在位置是比较接近于一个平面的两个位置。从截图来看,18mm端的中心部分成像令人深感满意,尤其是最大光圈F3.5时的锐度和解析度都非常高,直到F11开始才有所降低。
从边缘部分来看,受暗角影响,边缘截图部位的亮度降低比较明显,但是锐度还是相当不错,在F8时边缘锐度达到最佳。不仅如此,在阶梯边缘还能看到一定的色散。
250mm端实景截图对比
我们使用与前面相同的设置拍摄了这支镜头在250mm端的各级光圈样张,并截取了中心和边缘部分。

截图示意

 

 

 

250mm端各级光圈中心和边缘对比
250mm端的样张显示,此时各级光圈的锐度确实都还不错,石刻上的纹理清晰可辨,而F8时表现最优。在边缘部分,F6.3时的边缘比较暗,色散也更加明显,不过锐度依然还不错。对于一个具有13.9倍的大变焦比镜头,其长焦端能有这样的表现还是比较令人满意的。这和前面的标版截图完全一致。
暗角控制
18mm端暗角:
对于具有广角的镜头来说,暗角都市不可避免的。我们在一面光线分布较为均匀的布上拍摄了这支镜头广角和长焦端各级光圈的暗角。拍摄时关闭50D上关于周边光亮校正的功能。



左:F3.5;右:F4.0



左:F5.6;右:F8.0



左:F11;右:F16
从18mm端拍摄来看,这支适马18-250的暗角控制还不错,在F3.5和F4时有比较明显的暗角,F5.6时暗角就已经基本消失。
250mm端暗角:



左:F6.3;右:F8.0



左:F11;右:F16
长焦端的暗角非常轻微,我们只在F6.3时能看到较轻微的暗角之外,F8开始,几乎就察觉不到暗角。
畸变:
最后我们来看看这支镜头在18mm、50mm、120mm和250mm端的畸变控制。从下图可以看到,在18mm端,适马18-250有轻微的桶形畸变,50mm端则有十分不易察觉的枕形畸变。而在120mm和250mm,镜头的畸变已经几乎可以忽略。

18mm端

50mm端

120mm端

250mm端
防抖效果:
关于眩光方面,在我们所进行了少数几组逆光测试样张里,暂时还没有看到眩光鬼影等现象,所以这里就不再单独展示。而这支镜头配备了适马的OS防抖功能,关于这个防抖功能的效果,我们可以从下面的这两张对比图中得到一定的信息。



左:关闭防抖;右:开启防抖
这两张图片都使用完全相同的设置进行拍摄,快门速度均为1/20s,焦距为250mm,手持。这意味着我们使用了低于安全快门5挡左右的快门速度进行拍摄。关闭防抖时,我们看到画面完全虚掉,而开启防抖后,虽然不能说绝对清晰,但是清晰度得到了大幅度提高。当然,一次拍摄的画面并不能说明什么,但是这至少表明,OS防抖功能还是能提高拍摄成功率的。
样张展示:
以下样张也使用佳能EOS 50D拍摄,最大JPEG,标准色彩风格,自动白平衡,标准自动亮度优化和开启周边光亮校正。

18mm,F6.3,1/250,ISO 100



左:63mm,F5.6,1/400s;右:250mm,F8,1/320s

120mm,F5.6,1/320s



左:250mm,F6.3,1/60s;右:250mm,F6.3,1/250s

250mm,F6.3,1/400s

120mm,F5.6,1/200s



50mm,F6.3,1/200s

250mm,F6.3,1/600s



左:50mm,F6.3,1/500s;右:95mm,F10,1/400s
应该说,这支适马18-250的锐度确实是相当不错的。可是在样片拍摄过程中,总觉得这支镜头的成像有那么点“奇怪”。分析原因,首先是这支镜头又“继承”了适马镜头偏黄的传统风格。不仅如此,这支镜头的反差非常高,色彩饱和度也过高,但对于色彩层次的记录不足,当然还有部分原因是由于拍摄当天天气并不是很通透。这个偏色现象在我们的实验室测试中也已经有所体现。
当然,该头的优点也非常明显,如果将焦距略微收小,光圈收小一级,就能得到锐度非常高的照片。良好的防抖功能让250mm端有着更高的拍摄成功率。而且长焦在拍摄特写时,对背景虚化非常有利,我们可以看到几朵花的样张,其背景都被很好地剥离出来。
总结
我想过多的去讨论一款超大变焦比镜头的成像质量没有太大意义,因为我们都知道此类镜头的产生,都市以牺牲一定的画质为前提的。它的最大优势就在于13.9倍的变焦比,囊括了从18mm的广角到250mm的超长焦,与APS-C画幅的机身搭配时,能够提供相当于27mm的广角到375mm的超长焦。因此,不论是你拍建筑、拍风景、拍集体合影,还是拍人像、拍人文、拍微距特写等,它都可以“一镜永逸”。

适马18-250mm F3.5-6.3OS DC HSM
因此,适马18-250的诞生,更多的是为了那帮喜欢四处游走、爬山涉水的旅游爱好者。试想想,站在某个山顶,我们可以用广角拍摄下脚下山河的广阔壮观,我们也可以用长焦轻松地将远在另一个山头的奇树怪石进行一个特写,还可以拍摄早上太阳从云层钻出来的特写。在熙熙攘攘的旅游人群中,我们不用挪动地方,便可轻松地将周围远近的一切都收入镜头之中。而适马18-250就是这样一款更能满足你需求的镜头。
当然,有了大的变焦范围还要有高的可使用性。其中,画质自然是需要衡量的,只不过请你把严苛的眼光放低一点再低一点。我想,要拥有如此大变焦范围,又要有24-70/2.8一类镜头的高解析度的镜头在如今还无法诞生吧,如果真有,价格起码也得翻好几番。所以,我们明确了标准,再来看这支适马18-250镜头,其各个焦段各级光圈的解析度锐度都在我们可接受的范围之内。至于色彩偏黄的问题,网友们自然各有各的喜好,接受不接受自然由您自己来判断。而镜头的高反差是很多影友都喜欢的,这让直接出片也有着较好的对比度。

适马18-250mm F3.5-6.3OS DC HSM+EOS50D
最后,最重要而实用的一点就是这支镜头的防抖功能确实非常有效,起码能提供4挡以上的防抖效果。因此我们在手持拍摄时,250mm的拍摄成功率就有了较高的保障。毕竟对于旅行来说,能省掉脚架的重量自然是最好的。OS防抖功能的配备让我们能够更加放心地轻装出行。此外,HSM超声波马达让这支大变焦比镜头的对焦速度得到保证,不像某些镜头那么缓慢,而且基本不会出现拉风箱的问题。而对于这支镜头的对焦精确度大家也大可放心使用,至少,我们所评测的这支镜头确实没有出现这一问题。
至于镜头的做工方面,和其它所有适马镜头一样,这支镜头也没有多少差别。只是防尘性能差了一点,在户外风沙多的地方使用时需要用户加倍小心。目前,该头还没有上市,价格也还没有确切消息。此头如果能在四千元以内应该值得考虑。

TOP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4-9-10 08:04